机关事务人的故事: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

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  时间:2021-12-17 15:12

作为一名有着37年工龄的老同志,在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15个年头里,他配合过3任局长工作,几乎分管过机关事务工作的所有领域。他是同事眼里的“老口子”,也是机关事务工作的“活字典”。“敢担事”的魄力和“要成事”的执着是他干好机关事务工作的必胜法宝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黄灿同志的故事。

他有“在困难面前逞英雄”的坚韧

2006年6月,黄灿到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。初来乍到,局里就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头,他把那段经历称为“新手开荒”。那段日子,他不是埋头于政策法规的书卷里,就是奔波在调研走访的路上,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政策一条条“钻透”,把资产一宗宗“摸透”。他从强化资产权属管理、维修管理、建设管理、处置管理入手,构建起依法管理、依规使用、依制保障的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体系,扎实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“三资”归集10亿元处置任务,成功经验得到了国管局、省局的高度肯定。

| 黄灿同志(右二)向外市来长调研组介绍经验做法

他有“哪里需要往哪冲”的拼劲

在长沙市局工作的15年间,黄灿配合过3任局长工作,也几乎分管过所有领域工作。2012年,单位原负责机关物业和安保工作的同志因病去世,考虑到黄灿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,局里首先想到由他来接管这块工作。机关物业和安保工作面广事杂,是块“硬骨头”,一般人都会打退堂鼓,可黄灿却二话不说,主动将已打好基础、干出成绩的资产管理工作交给其他同志,毫无保留做好工作交接,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以归零心态转向新的工作领域。谈起这次分工调整,黄灿非常理解,他说“我家离单位近,物业和安保工作要应急的情况多,由我接手最合适”。哪怕已不是他分管范围内的工作,但只要遇到矛盾和难题,他照样积极建言献策,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局平稳高效发展。

| 黄灿同志(前排左一)向市领导介绍会务保障情况

| 黄灿同志(前一)参加市治大院楼栋消防改造验收

他有“钉钉子一样抓工作”的细致

黄灿是出了名的严谨和细致,许多同事既怕他又服他,怕的是无论工作做得如何,在他的眼里总有可改进之处;服的是他始终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,正如他说的:“宁可我们做细点,环节多一点,麻烦多一点,也要让干部职工方便点。”为了提升长沙市机关食堂的餐饮服务品质,长沙市局实行“包工不包料”的食堂运营新模式。食堂管理看似事小,做好却要大智慧,这让牵头负责推进食堂改革的黄灿压力倍增。他深入食堂一线,仔细研究食堂的管理制度、餐饮服务、食品安全、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,推出了一系列管控措施。例如,为严控菜品的品质,黄灿和同事紧盯食材流转全过程,从源头上控制,建立由品质部定菜单、厨师长提需求、采购部定点采购的流程模式,确保所有食材可溯源;从管理上控制,向市市场监管局申请,将机关食堂的所有食材纳入“民生快检”范围,通过抽检确保食材安全可靠。新模式推行两年多来,市机关食堂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,满意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
| 黄灿同志(右一)参加机关食堂调研

| 黄灿同志(左三)带队进行公共机构节能督查

他有“把工作做到最好”的执着

黄灿分管的工作领域成效大、亮点多,离不开他善钻善研的执着精神。为把长沙市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出成效、做出特色,他多次到上海、厦门、杭州等城市实地考察调研,将学到的“真经”和长沙的“地情”相结合,力推长沙市生活垃圾“互联网+智能分类”模式,实施后成效明显,品牌效应也立竿见影。2019年,全市2690家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5%以上,市直机关院落垃圾分类工作成为长沙样板,来考察取经的单位络绎不绝。

| 长沙市生活垃圾“互联网+智能分类”模式

| 长沙市市直大院垃圾分类智能分拣中心

15年里,黄灿踏遍了机关事务工作的各个领域,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这些经验不仅是他个人的成长积累,也是我们机关事务工作者的宝贵财富。关键时刻挺身在前的担当,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,就是他用心服务中心大局的最好体现。